科学理论的文本化

date
Oct 6, 2020
slug
science-as-text
status
Published
tags
Theory-like
summary
Science as Text
type
Post
读到神现的神经前研有一篇讲到°生物探索和探勘的数学规律,又读到一篇科普°讲生物现象中的小世界网络,都提到布朗运动(Brownian motion)和莱维飞行(Levi flight)。大意是捕食者像水滴入热水杯那样连续而随机地(正态分布)做布朗运动不总能有效找到猎物,而莱维飞行——步长和方向都离散的飞行轨迹——能让猎食者兼顾无目的探索和有目的探勘。莱维飞行的特点是其规律符合重尾分布,即极端值多,两极跃迁。
后面这篇文章表示这一特征和社会网络(甚至是大脑神经元结构网络中)的多数模块化、短连接,少数全局、长连接有些相似。只有这样才能形成小世界,而不是完全随机的连接或者互相隔绝的孤岛。
不过微博里这个人的发言就有文本化科学发现的问题。(我猜测他读到的是一篇讲苍蝇莱维飞行°的文章。)
将科学理论作为文本,即找到一个理论,立刻就推而广之到生活的方方面面,做一个不可证实的理论化推测,是个有意思的现象。我一向是挺喜欢挪用理论的,但这次或许有一点不同——一方面,做得好是活用,但论证得不好,让人觉得荒唐;另一方面,对于科学理论而言,剥除科学论证后的理论,还剩什么呢?那和文学理论有实质分别吗?
原先读物理的朋友 P 前段时间恰巧评论了一番将科学文本化的问题。有一本书声称「要以一种隐喻的方式对量子力学进行解读,弥补量子力学世界观与我们熟知的世界的巨大差异」,P 认为这种做法的实际效果「epistemologically ungrounded」且是一种「mythologized interpretation」。即便是没有将科学文本化这种危险的科普作品,也需要处理「物理 – 数学形式 = ?」的问题。
 

© Hannah Zeng 2020 - 2022